摔伤后怎么治疗比较有效果

摔伤后可通过清洁伤口、冷敷处理、药物止痛、固定包扎、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比较有效果。摔伤通常由外力撞击、皮肤破损、软组织损伤、关节错位、骨折等原因引起。
摔伤后需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污物和细菌。若伤口较深或有异物嵌入,应避免自行拔出,防止二次损伤。清洁后可涂抹碘伏消毒液或苯扎氯铵溶液,减少感染概率。皮肤擦伤可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创面干燥。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
急性期48小时内对肿胀部位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疼痛和肿胀。可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或冷敷凝胶贴,避免冻伤皮肤。关节扭伤后冷敷结合弹性绷带加压效果更佳。禁止热敷或按摩急性损伤部位。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中成药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禁止超量用药或长期依赖止痛药物。
疑似骨折或严重扭伤需用夹板、支具固定患肢,避免移动加重损伤。上肢损伤可使用三角巾悬吊,下肢损伤建议卧床制动。弹性绷带包扎应从远端向近端缠绕,保持适度压力。定期检查末梢血液循环,防止包扎过紧导致缺血。
开放性伤口应每日消毒换药,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细菌感染。深部污染伤口需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发热或伤口化脓需就医进行清创处理,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摔伤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恢复期可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红外线理疗加速组织修复。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若出现持续疼痛、活动障碍或伤口恶化,应立即就医排除骨折或神经损伤。老年人摔伤后需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