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腕管综合征可能由腕管容积减小、腕管内容物增多、长期重复手腕动作、腕部外伤、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
腕横韧带增厚或腕骨结构异常会导致腕管空间狭窄。这类情况常见于腕部骨折后畸形愈合、骨关节炎患者。发病时可能伴随夜间手指刺痛感,可通过腕部支具固定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行腕横韧带切开术。
肌腱滑膜增生或占位性病变会使正中神经受压。妊娠期水肿、腱鞘囊肿、脂肪瘤均可导致此类情况,典型症状为拇指食指中指烧灼感。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可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体积较大占位需手术切除。
频繁使用鼠标、打字等重复性动作易引发慢性肌腱炎。程序员、流水线工人等职业人群高发,特征为手腕酸胀伴晨僵。建议调整工作姿势,每30分钟休息并做手腕伸展运动,急性期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腕部扭伤或Colles骨折可能继发腕管内出血粘连。外伤后3-6个月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握力下降,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康复期建议佩戴腕关节护具,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疾病易诱发神经病变。这类患者往往有双侧对称性症状,空腹血糖或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需优先控制原发病,配合维生素B1片、腺苷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治疗。
日常应避免手腕过度屈伸动作,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鼠标,睡眠时保持手腕中立位。若出现持续夜间麻醒或肌肉萎缩,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肌电图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妊娠期妇女分娩后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工作中可佩戴护腕分散压力,烹饪时改用轻便厨具减轻手腕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