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第一次下床需要注意什么

剖腹产第一次下床需注意缓慢起身、避免用力过猛、保护伤口、预防头晕和及时寻求帮助。剖腹产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是恢复的重要环节,需在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下完成,避免因动作不当导致伤口疼痛或出血。
术后6-12小时可尝试首次下床,需先摇高床头静坐3-5分钟适应体位变化。下床前应佩戴收腹带减轻腹部压力,双脚垂于床边确认无眩晕感。起身时用手肘支撑床面,避免直接使用腹肌发力,由家属搀扶腋下缓慢站起。站立后停留1-2分钟观察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冷汗等低血压症状,行走时保持背部挺直,小步移动。首次活动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以床边站立或短距离移步为主,返回床位时采用侧卧姿势缓慢躺下。
部分产妇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眼前发黑,需立即坐下防止跌倒。若伤口敷料有渗血或剧烈疼痛应中止活动,按压伤口并通知医护人员。哺乳期乳房胀痛者可先排空部分乳汁减轻负重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腹部保护切口。有妊娠高血压或贫血病史者需延长床上适应时间,下床前测量血压并补充含铁食物。
术后早期活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但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日增加活动量不宜超过前一天的50%,一周内避免提重物或突然扭转身体。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发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就医。饮食上多摄入高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如鸡蛋羹、瘦肉粥和猕猴桃等,同时注意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