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动脉堵塞可导致心肌梗塞吗

心脏动脉堵塞可导致心肌梗塞。心脏动脉堵塞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当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时,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当血管内壁因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时,会导致管腔狭窄。斑块破裂后可能形成血栓,进一步堵塞血管。心肌细胞在缺血状态下会出现缺氧和能量代谢障碍,持续缺血超过30分钟即可造成不可逆的心肌损伤。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伴随冷汗和呼吸困难。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如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有助于确诊。
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如仅出现上腹痛、牙痛或乏力。糖尿病或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疼痛感知可能不明显。这种情况称为无痛性心肌梗塞,容易延误诊治。长期高血压、吸烟或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较差,斑块更易破裂。寒冷刺激或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加重缺血程度。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出现持续性胸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呼叫急救,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