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有几种类型

心脏支架主要有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三种类型。
金属裸支架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支架类型。其优势在于结构稳定且价格相对较低,但植入后血管内皮增生可能导致再狭窄,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概率较高。该支架适用于血管直径较大、病变较简单的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药物洗脱支架在金属支架表面涂覆雷帕霉素或紫杉醇等抗增殖药物,能持续释放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过度增生。其再狭窄率显著低于金属裸支架,但需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至12个月以上,常用药物包括替格瑞洛片、西洛他唑片等。该类型支架适用于糖尿病、小血管病变等再狭窄高风险人群。
生物可吸收支架采用聚乳酸等可降解材料制成,在完成血管支撑作用后2-3年内逐渐被机体吸收。其理论上可避免永久性金属残留,恢复血管自然舒缩功能,但存在早期支撑力不足、晚期降解产物炎症反应等潜在问题。目前主要适用于年轻患者简单病变,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抗凝治疗。
心脏支架植入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后根据复查结果逐步恢复有氧训练,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