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等级和严重程度

烧伤等级和严重程度主要根据皮肤损伤深度及面积分为一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严重程度需结合烧伤面积、部位及并发症综合评估。
一度烧伤仅损伤表皮层,表现为皮肤发红、轻微肿胀和疼痛,无水疱形成。常见于阳光暴晒或短暂接触低温热源。通常3-7天可自愈,无需特殊处理,冷敷可缓解症状。避免抓挠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浅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出现明显水疱、剧烈疼痛和局部红肿。常见于热水烫伤或短暂火焰接触。水疱破裂后创面呈粉红色,渗出液较多。建议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感染。愈合需10-14天,可能遗留色素沉着。
深二度烧伤累及真皮深层,水疱壁厚、基底苍白或红白相间,痛觉迟钝。多由长时间热接触或化学灼伤导致。易继发感染,需清创后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药物。愈合需3-8周,常伴有瘢痕增生。
三度烧伤全层皮肤坏死,呈蜡白、焦黄或炭化状,无痛觉。多由高压电击、长时间火焰灼烧引起。须紧急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并行植皮术。可能伴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全身性损害,需重症监护治疗。
烧伤严重程度除深度外,还需计算体表烧伤面积。成人烧伤面积超过15%或儿童超过10%即为重度烧伤。头面部、手足、会阴等特殊部位烧伤,或合并吸入性损伤、骨折等,均属危重情况。需立即送医进行液体复苏和抗感染治疗。
烧伤后应立即脱离致伤源,用流动冷水冲洗20分钟以上。避免使用冰块、牙膏等民间偏方。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浅表烧伤可外用湿润烧伤膏。深度烧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需禁食,补充电解质溶液,并尽快转入烧伤专科治疗。恢复期应进行瘢痕加压治疗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