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什么症状是怎么疼

心肌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心悸、乏力等,疼痛多为心前区钝痛或闷痛。心肌炎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随发热、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
心肌炎引起的胸痛多位于心前区,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压迫感,可能放射至左肩或背部。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活动或深呼吸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胃痛或肌肉酸痛,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病毒感染后1-3周出现不明原因胸痛时需警惕心肌炎。
心肌炎患者常自觉心跳加快、不齐或沉重感,与心肌细胞受损导致电传导异常有关。轻度心悸可能在静息时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或拒食,家长需关注异常行为变化。
心肌收缩功能下降会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出现持续疲劳、活动耐力降低。患者可能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末梢循环不良表现。这种乏力感休息后不缓解,与普通疲劳有明显区别,是心肌炎的重要非特异性症状。
心肌炎症引发心功能减退时,可能出现平卧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肺水肿。该症状提示可能已发生心力衰竭,需立即就医评估心功能。
约半数心肌炎患者伴有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病毒感染引起者常见咽痛、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发热持续时间超过1周或高热不退时,需考虑合并其他感染或病情进展可能。
心肌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3-6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需低盐、低脂、高维生素,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血流需求。恢复期可遵医嘱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出现胸闷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