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怎样预防和保养

心肌炎可通过预防感染、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等方式预防,日常保养需注意饮食调节、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情绪管理和药物管理。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预防感染需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减少病毒感染概率。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毒侵袭心肌。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锻炼3-5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免疫力低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过度疲劳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肌炎。避免剧烈运动或超负荷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患者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运动时监测心率变化。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必要时就医检查。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增加心肌炎风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需规范使用免疫抑制剂。
常规体检可早期发现心肌损伤,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有心肌炎病史者需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和心脏功能。出现胸闷、乏力等不适时及时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高危人群可进行病毒抗体筛查。
心肌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限制咖啡因摄入。根据心功能状况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竞技性体育活动。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禁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心肌的药物。康复期间定期复诊,监测心脏恢复情况,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