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消化道出血怎么治

宝宝消化道出血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内镜止血、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消化道出血可能与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肠息肉、过敏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贫血、腹痛、休克等症状。
急性期需暂时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轻度出血可逐步恢复母乳或低渗配方奶喂养,避免高渗食物刺激黏膜。家长需密切记录尿量及精神状态,防止脱水加重循环衰竭。
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蒙脱石散保护消化道黏膜,酚磺乙胺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需要醋酸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所有药物均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家长不可自行用药。
胃镜或肠镜下可进行钛夹止血、电凝止血等操作,适用于溃疡出血或血管畸形。术前需评估患儿心肺功能,术后监测有无穿孔或再出血。家长需配合医生做好术前禁食准备,术后按医嘱逐步恢复饮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明确出血部位,通过栓塞异常血管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该方式创伤较小但需全身麻醉,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血栓等并发症,需监测下肢血液循环。
对肠套叠、梅克尔憩室等结构性病变需行肠切除吻合术,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剖腹探查。术前需纠正贫血和凝血异常,术后加强切口护理,家长需观察有无肠梗阻或感染迹象。
日常护理需保持饮食温度适宜,避免坚硬或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恢复期可补充含铁食物如肝泥、菠菜泥预防贫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大便潜血。出现面色苍白、烦躁哭闹、血便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注意餐具消毒,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黏膜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