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肚子里有蛔虫有什么症状

儿童肚子里有蛔虫通常表现为脐周疼痛、食欲异常、夜间磨牙、面部白斑、肛门瘙痒等症状。蛔虫病主要由蛔虫寄生在肠道引起,可能通过不洁饮食或接触污染环境传播。
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可能刺激肠壁,导致间歇性脐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多与进食无关,儿童可能表现为蜷缩身体或按压腹部。家长需注意观察疼痛频率,若伴随呕吐或发热应及时就医。临床常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复方甲苯咪唑丸等药物驱虫。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食欲亢进却体重下降,另一些则表现为厌食或偏食。蛔虫消耗肠道营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家长需提供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瘦肉,同时避免生冷食物。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可确诊,需遵医嘱使用驱虫药。
蛔虫代谢产物刺激神经系统可能引发睡眠中磨牙现象。家长可观察到牙齿摩擦声,长期可能损伤牙釉质。该症状需与缺钙或精神紧张鉴别,确诊后可使用双羟萘酸噻嘧啶颗粒、伊维菌素片等药物治疗。
部分患儿面颊部会出现边缘不清的浅色斑块,俗称虫斑。这种现象可能与寄生虫导致的维生素吸收障碍有关,并非特异性表现。家长发现后应结合其他症状判断,避免盲目驱虫,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
雌虫夜间在肛周产卵可能引起局部瘙痒,儿童会频繁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家长可在患儿入睡后检查肛门皱褶处是否有虫体,或用透明胶带粘贴取样送检。治疗期间需每日更换内衣裤并用沸水烫洗。
预防蛔虫病需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习惯,蔬菜水果彻底清洗,不饮用生水。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虫卵藏匿,玩具餐具定期消毒。社区集体生活儿童可考虑每半年预防性驱虫,但具体用药须经医生评估。若患儿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胆汁或便血,提示可能发生蛔虫性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症,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