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自己能好吗

急性中耳炎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多数情况下需要医疗干预。急性中耳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可能伴随发热或耳道流脓。若症状轻微且免疫功能正常,部分患者可在1-2周内自行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剧烈耳痛、耳道脓性分泌物等,需及时就医。
免疫功能较强的儿童或成人患轻度急性中耳炎时,可能通过自身抵抗力逐渐恢复。此时耳痛多为间歇性,体温正常或低热,鼓膜充血较轻。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适当休息等方式促进康复。但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48小时无改善或出现耳道溢液,应立即就诊。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或症状严重感染时通常无法自愈。细菌性中耳炎常伴随鼓膜明显充血膨隆、持续性剧烈耳痛、高热超过38.5℃。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鼓膜穿孔、乳突炎甚至脑膜炎等并发症。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或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发热。耳鼻喉科专科检查如耳内镜、声导抗测试可明确诊断。
急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使耳道进水活动,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头部抬高体位。若出现耳鸣、眩晕或面神经麻痹等异常表现,提示可能出现并发症,须紧急就医。规范治疗后可完全康复,但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