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3年了怎样复查

乳腺癌术后3年复查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体格检查,主要有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胸部CT、骨扫描、血液检查等项目。
高频超声可检测局部复发或对侧乳腺新发病灶,尤其适合致密型乳腺组织。术后3年内建议每6个月检查一次,3年后可调整为每年一次。检查时需重点关注手术区域、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状态,发现异常结节需进一步行穿刺活检。
X线钼靶摄影能发现微小钙化灶,对保乳术后患者尤为重要。术后3年建议与超声交替进行,每6-12个月检查一次。检查时需向医生说明手术史,技师会调整压迫力度避免损伤放疗后组织。存在假体者需采用特殊体位成像。
低剂量螺旋CT可筛查肺转移灶,推荐每年检查一次。对于原发肿瘤大于5厘米、淋巴结转移超过3个的高危患者,可缩短至6个月一次。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注射造影剂者需提前评估肾功能。
全身骨显像能早期发现骨转移,适用于有骨痛症状或碱性磷酸酶升高者。常规复查中若无症状可不作为必查项目,但Ⅲ期患者建议每年一次。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放射性药物排泄,24小时内避免接触孕妇及婴幼儿。
肿瘤标志物CA153和CEA监测需每3-6个月进行,数值持续升高需警惕复发转移。同时应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服用内分泌治疗者需加查血脂、骨密度。抽血前保持空腹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
术后3年进入复发监测关键期,除规范医学检查外,需保持患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坚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体重,规律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月自检健侧乳腺及手术瘢痕,出现新发肿块、持续性骨痛、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长期服用他莫昔芬者需关注子宫内膜变化,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