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

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压痛和肌肉萎缩。肩峰下滑囊炎是肩关节周围滑囊的炎症反应,多与过度使用、外伤或慢性劳损有关。
肩峰下滑囊炎患者常出现肩部持续性钝痛或锐痛,疼痛可能向颈部或上臂放射。疼痛在夜间或肩关节活动时加重,尤其是上肢外展或上举动作。疼痛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急性期疼痛较为剧烈,慢性期可能表现为隐痛或酸痛。疼痛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患者难以找到舒适的睡姿。
由于炎症和疼痛,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特别是外展、内旋和上举动作。患者可能无法完成梳头、穿衣等日常活动。随着病情进展,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关节僵硬。活动时可能伴有摩擦感或弹响,这与滑囊肿胀和周围组织粘连有关。
肩峰外侧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肿胀,触诊可发现局部组织增厚。肿胀程度与炎症反应强度相关,急性期肿胀更为明显。肿胀区域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但通常不伴有明显发红。长期肿胀可能导致周围软组织粘连,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
肩峰下区域存在明显压痛点,按压时疼痛加剧。压痛点多位于肩峰前外侧,可能向三角肌区域放射。压痛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特定体位下的疼痛诱发试验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慢性患者压痛范围可能扩大,涉及周围肌腱和肌肉附着点。
长期肩峰下滑囊炎可能导致三角肌等肩周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多出现在病程较长的患者,表现为患侧肩部肌肉体积减小、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影响肩关节稳定性,形成疼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的恶性循环。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
肩峰下滑囊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肩部活动,急性期可进行冰敷缓解症状。适当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