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前期有什么症状

小儿麻痹症前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前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误诊。若儿童出现上述症状且未接种疫苗或接触过感染者,需警惕并及时就医。
发热是小儿麻痹症前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发热通常持续1-3天,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此时病毒正在体内繁殖并侵入神经系统。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
头痛多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或跳痛,儿童可能因疼痛出现哭闹、拒食等情况。头痛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家长可帮助儿童保持安静环境,用冷毛巾敷额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
咽痛常伴随吞咽困难,检查可见咽部充血。病毒通过口咽部黏膜侵入人体是主要原因。可让儿童少量多次饮用温凉流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若症状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小儿咽扁颗粒。
患儿可能出现明显疲倦感、活动减少甚至嗜睡,这与病毒消耗体能及影响神经系统有关。家长应保证儿童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若乏力持续加重,需警惕病情进展为瘫痪前期。
肌肉酸痛多发生于颈背和四肢,儿童可能拒绝被触碰或移动肢体。病毒侵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是根本原因。可轻柔按摩酸痛部位,保持舒适体位。疼痛严重时需就医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小儿麻痹症前期护理需特别注意隔离防护,患儿餐具、衣物应单独消毒。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少量多餐补充营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观察是否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瘫痪前兆,一旦发现立即送医。目前我国通过计划免疫已基本消灭该病,但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儿童仍需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