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痢疾有什么症状

痢疾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痢疾主要由志贺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两类。
痢疾患者常出现阵发性脐周或左下腹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腹痛与肠道炎症刺激和痉挛有关,严重时可影响日常活动。细菌性痢疾腹痛多伴随发热,阿米巴痢疾腹痛程度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典型表现为频繁排少量黏液脓血便,每日可达10-30次。细菌性痢疾粪便呈水样带血丝,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果酱样伴腐败臭味。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症状。
患者有持续便意但排便不畅,肛门坠胀感明显。直肠炎症刺激导致排便反射亢进,即使肠道已排空仍会产生便意。该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更为突出。
粪便中混有大量黏液、脓液和新鲜血液。细菌性痢疾脓血与粪便混合均匀,阿米巴痢疾血液多呈暗红色。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和阿米巴滋养体。
细菌性痢疾多突发高热达39-40℃,伴寒战头痛。阿米巴痢疾发热较轻但可能出现肝区疼痛等并发症。重症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中毒性休克表现。
痢疾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便后需用温水清洗会阴。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加重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细菌性痢疾具有传染性,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排泄物用漂白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