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出现气胸怎么办

手术后出现气胸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氧疗、卧床休息、镇痛处理、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气胸通常由手术损伤肺组织、肺大疱破裂、机械通气压力过高、胸膜粘连撕裂、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等原因引起。
胸腔闭式引流是处理气胸的主要方法,通过置入引流管排出胸腔内气体。适用于中大量气胸或症状明显者,操作需严格无菌。引流期间需监测气泡溢出情况,常见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和胸腔感染。若持续漏气超过5天需考虑手术治疗。
高浓度氧疗可促进胸腔内气体吸收,适用于少量气胸。一般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5-10升/分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警惕二氧化碳潴留风险。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SpO2在92%以上。
绝对卧床可减少肺活动度,降低肺泡破裂风险。建议采取半卧位,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病情稳定后可逐步恢复活动,但3周内禁止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术后早期需加强呼吸训练预防肺不张。
有效镇痛能改善通气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曲马多注射液等。需避免使用抑制呼吸中枢的阿片类药物。疼痛评分超过4分时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同时需评估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术后气胸易继发胸腔感染,可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前后需加强消毒,引流管护理每日至少2次。出现发热或脓性引流液时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术后气胸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避免乘坐飞机或前往高原地区,3个月内定期复查胸片。戒烟至少6个月,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出现突发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