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不发热的小儿肺炎

儿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肺炎

小儿肺炎发热时可通过观察呼吸异常、精神状态、进食情况、胸部体征及辅助检查识别。肺炎可能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医学检测综合判断。

1、呼吸异常

呼吸频率增快是重要线索,2月龄以下婴儿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2-12月龄超过50次,1-5岁超过40次需警惕。可能出现鼻翼扇动、点头样呼吸或三凹征,即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部分患儿伴随喘息或喉中痰鸣,但咳嗽可能不明显。

2、精神状态

患儿表现为持续烦躁或嗜睡,对玩耍兴趣下降,眼神交流减少。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或难以唤醒,这种神经系统症状与缺氧相关。即使无发热,出现异常哭闹或呻吟声也提示病情进展。

3、进食情况

母乳喂养婴儿出现吸吮无力、拒奶或喂养时间延长。年长儿食量下降超过一半,伴有饮水呛咳或呕吐。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尿量减少,6小时以上无排尿需紧急评估脱水风险。

4、胸部体征

医生听诊可闻及固定湿啰音或细捻发音,部分病例出现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提示肺实变,但婴幼儿胸壁薄,体征可能不典型。胸廓可能出现不对称起伏,提示局部肺不张或胸腔积液。

5、辅助检查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C反应蛋白或降钙素原升高提示细菌感染。胸部X线可见斑片状浸润影,病毒性肺炎多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严重病例需进行血气分析评估氧合情况,脉氧饱和度低于92%需氧疗干预。

家长发现上述任一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镇咳药。保持室内湿度50%-60%,协助患儿取半卧位缓解呼吸困难。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完成全程用药。恢复期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次喂养,每日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