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和电复律的区别

除颤仪和电复律的区别主要在于应用场景与能量释放方式。除颤仪用于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紧急电击治疗,采用非同步高能量放电;电复律针对有脉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采用同步低能量放电。
除颤仪的核心功能是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其电击时机与患者心电活动无关,直接释放200-360焦耳的高能量电流。设备通常配备心电监护模块,可自动分析心律并提示是否需要除颤,常见于急救车、急诊科等场景。操作时需暴露患者胸部,将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与心尖部,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后放电。
电复律需通过心电图R波触发同步放电,避免在心脏易损期放电诱发室颤。能量选择根据心律失常类型调整,房颤复律常用100-200焦耳,房扑或室上速仅需50-100焦耳。术前需静脉麻醉,电极板放置位置与除颤相同。该技术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房扑患者,需严格评估血栓风险并提前抗凝。
两种技术均可能引起皮肤灼伤、心肌损伤等并发症,操作后需持续心电监护。建议医疗机构定期维护设备并培训操作人员,患者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对于植入起搏器者,电极板应距离设备8厘米以上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