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脱臼是怎么回事

口腔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牙床脱臼通常是指颞下颌关节脱位,可能由外伤、张口过大、关节结构异常、肌肉功能紊乱、长期咀嚼硬物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佩戴颌垫、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1、外伤

颞下颌关节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关节脱位,常伴随局部肿胀和疼痛。急性期需冰敷减轻肿胀,避免关节活动。慢性反复脱位者需佩戴颌垫稳定关节,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炎症。

2、张口过大

打哈欠、大笑或进食大块食物时过度张口可能引发关节脱位。复位后应限制张口度在2-3厘米内,软质饮食2周。可配合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关节周围肌肉痉挛。

3、关节结构异常

先天发育不良或关节盘移位会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轻度患者可通过注射透明质酸钠改善关节润滑,严重者可能需要关节镜手术修复。日常应避免单侧咀嚼,使用双侧牙齿均匀受力。

4、肌肉功能紊乱

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夜磨牙或紧咬牙,导致咀嚼肌群过度收缩。建议睡前热敷放松肌肉,佩戴磨牙垫保护关节。可短期使用氯硝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肌肉松弛剂,配合生物反馈治疗调整咬合习惯。

5、长期咀嚼硬物

频繁啃咬坚果、冰块等硬物会造成关节慢性损伤。急性脱位复位后需流质饮食1周,逐步过渡到软食。关节囊松弛者可注射硬化剂增强稳定性,日常可进行下颌稳定性训练如舌尖抵上腭缓慢开闭口练习。

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优先选择蛋羹、豆腐、米糊等软烂食物,避免需要大力咀嚼的食材。急性期过后可进行温和的下颌运动训练,如缓慢开闭口和左右侧方移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托腮等加重关节负担的动作,睡眠时选择仰卧位减轻关节压力。若一年内反复脱位超过3次,建议尽早就诊评估手术治疗必要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