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中药怎么调理

腺肌症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症状,常用方法包括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当归芍药散、艾附暖宫丸等方剂。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多等症状,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等组成,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腺肌症。该方能活血化瘀、缓消癥块,可改善下腹疼痛、经血紫暗有块等症状。需注意孕妇禁用,月经量过多者慎用。常见剂型为浓缩丸或水蜜丸,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按疗程服用。
少腹逐瘀汤含小茴香、干姜、延胡索等成分,主治寒凝血瘀型腺肌症。对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色暗红有血块者效果显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临床常用汤剂或颗粒剂,需配合月经周期调整用药方案。
血府逐瘀汤包含桃仁、红花、当归等药材,针对气滞血瘀兼有热象的腺肌症患者。能缓解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腹痛拒按伴灼热感等症状。制剂包括汤剂、胶囊等,使用时应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出血倾向者需调整剂量。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白芍、川芎等配伍,适合肝郁脾虚型腺肌症。可调和肝脾、养血止痛,改善经期腹胀、隐痛绵绵、经血色淡等症状。常见散剂或片剂形式,脾胃虚弱者宜饭后服用,需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以上。
艾附暖宫丸含艾叶、香附、吴茱萸等成分,用于阳虚寒凝型腺肌症。能温经散寒、暖宫止痛,对经期小腹冷痛、四肢不温、经色暗淡者有效。丸剂需用淡盐水送服,感冒发热时停用,服药期间忌食寒凉食物。
中药调理腺肌症需坚持3-6个月经周期,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剂。配合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局部热敷可增强疗效。饮食宜温补,适量食用生姜、红枣等食材,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若出现经量骤增或持续腹痛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联合西药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