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扭转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肠系膜扭转的治疗原则主要有纠正休克、解除肠梗阻、恢复肠道血供、预防感染、术后护理等。
肠系膜扭转患者常因肠道缺血导致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休克纠正前禁用血管收缩药物,避免加重肠道缺血。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有助于评估补液效果,必要时可输注血浆或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
通过胃肠减压减少肠腔压力,使用鼻胃管持续吸引消化道内容物。禁食禁水降低肠道负担,必要时行灌肠处理远端粪便淤积。腹部X线或CT检查明确梗阻部位,肠管坏死前尝试通过体位改变或肠镜辅助复位。
手术中需探查扭转肠段血运情况,对可存活的肠管进行扭转复位。使用温盐水纱布热敷观察肠管颜色和蠕动,肠系膜根部注射普鲁卡因缓解血管痉挛。出现紫黑色、无蠕动、动脉搏动消失的肠段需行肠切除吻合术。
术中需取腹腔渗液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可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肠功能恢复前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预防应激性溃疡,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早期床上活动,监测排便排气情况,出院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
肠系膜扭转患者术后需保持清淡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步行锻炼促进肠蠕动,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术后半年建议进行肠镜检查评估吻合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