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症状和治疗初期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水痘初期症状有皮肤红斑、丘疹、水疱,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表现。治疗可通过抗病毒药物、皮肤护理、退热处理、隔离防护、并发症监测等方式干预。水痘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具有强传染性,需及时就医并做好家庭防护。
水痘初期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若出现高热或免疫低下,可能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用。
未破溃水疱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抓挠导致瘢痕。婴幼儿可戴棉质手套,成人需剪短指甲。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脓疱、红肿热痛等症状。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发热期间多饮温水,采用冰敷额头等物理降温。持续高热不退可能提示肺炎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患者需单独居住直至全部结痂,隔离期一般为7-10天。接触者若未接种疫苗应紧急注射水痘疫苗。污染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通风换气每日2-3次。孕妇、新生儿等高风险人群应尽快注射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警惕脑炎表现为持续头痛、呕吐,肺炎可见呼吸急促、紫绀。皮肤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丹毒或蜂窝织炎。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坏死性筋膜炎,需监测血糖变化。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
水痘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选择绿豆粥、冬瓜汤等清热食材,避免食用海鲜等发物。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保持居室湿度在50%-60%缓解皮肤干燥。痊愈后病毒可能潜伏在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引发带状疱疹,建议50岁以上人群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