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儿童鼻内窥镜

儿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儿童

腺样体肥大儿童可通过鼻内窥镜检查明确诊断。鼻内窥镜是评估腺样体大小、位置及对鼻腔影响的金标准,主要适用于反复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的患儿,检查前需配合表面麻醉,过程约5-10分钟。

1、检查必要性

鼻内窥镜能直观显示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的程度,判断是否需手术干预。腺样体肥大若导致长期缺氧可能影响儿童颌面发育,表现为腺样体面容。检查可同步发现合并的鼻窦炎中耳炎,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术前评估

对于拟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鼻内窥镜可精确测量肥大程度,评估与咽鼓管的关系。腺样体堵塞后鼻孔超过70%或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时,通常建议手术。检查还能排除鼻腔肿瘤等罕见病变。

3、操作特点

儿童鼻内窥镜采用直径2.7-4毫米的细软镜,经前鼻孔进入无创。表面麻醉可选用利多卡因喷雾,配合度差的幼儿可短暂使用镇静剂。检查中可见腺样体呈分叶状隆起,表面可有分泌物附着。

4、替代方案

对无法配合内窥镜的低龄儿童,可选择鼻咽侧位X线或CT评估。但X线存在辐射,CT费用较高,均无法实时观察腺样体表面状况。纤维鼻咽镜可作为备选,但清晰度略逊于硬质内窥镜。

5、术后复查

腺样体切除术后3-6个月需复查鼻内窥镜,确认无残留组织及粘连。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腺样体再生,表现为症状复发。复查时可同时评估鼻腔黏膜恢复情况,指导后续鼻腔冲洗等护理措施。

确诊腺样体肥大后,日常应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保持室内湿度,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鼻腔。睡眠时侧卧可缓解打鼾,合并过敏体质者需规范治疗过敏性鼻炎。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定期随访至青春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