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热感和冷感的区别是什么

儿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关键词: #小孩

小孩热感和冷感的主要区别在于症状表现、病因及护理方式不同。热感通常表现为发热、面红、口渴等症状,多由风热感冒或感染引起;冷感则常见畏寒、流清涕、无汗等表现,多与风寒感冒或受凉有关。

1、症状差异

热感患儿常见体温升高超过38摄氏度,伴随咽喉肿痛、咳嗽黄痰、鼻塞黄涕、舌红苔黄等表现,可能因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冷感患儿多出现畏寒怕风、打喷嚏、流清涕、头痛身痛等症状,体温可能正常或低热,舌苔薄白,通常与环境温度骤降或免疫力下降有关。

2、病因区别

热感多由风热型感冒病毒、链球菌性咽炎等引起,夏季或通风不良环境易发。冷感常见于冬季或空调低温环境,多因风寒侵袭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部分患儿可能伴随过敏性鼻炎发作。

3、检查指标

热感患儿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冷感患儿检查结果多正常,部分可见淋巴细胞轻度增多,过敏原检测可能发现IgE升高。

4、用药选择

热感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等清热解毒药物,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颗粒。冷感适宜选用荆防颗粒、小儿感冒退热糖浆等辛温解表药物,过敏症状可配合氯雷他定糖浆。

5、护理要点

热感患儿需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多饮温水或淡盐水,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冷感患儿应注意保暖至26-28摄氏度,饮用姜糖水或葱白水,避免冷风直吹,监测体温变化。

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体温3次,记录症状变化趋势。热感患儿饮食宜清淡,可食用梨汁、绿豆汤等清热食物;冷感患儿适合热粥、姜茶等温性饮食。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嗜睡等表现,应立即就医。保持居室空气流通但避免对流风,患儿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