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睫状体炎虹膜后粘连

虹膜睫状体炎虹膜后粘连是葡萄膜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瞳孔变形、视力模糊和畏光。虹膜睫状体炎虹膜后粘连可通过散瞳治疗、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免疫抑制剂、激光虹膜切开术和手术分离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由感染、外伤、自身免疫疾病、遗传因素或邻近组织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
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散瞳药物可防止虹膜与晶状体进一步粘连,缓解睫状肌痉挛。治疗期间需监测眼压变化,避免诱发青光眼。散瞳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近物模糊,建议避免驾驶或精细操作。
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虹膜和睫状体水肿。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眼压升高或白内障,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角膜厚度和眼底情况。若合并病毒感染需慎用。
环孢素滴眼液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顽固性炎症,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控制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眼部灼烧感或结膜充血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YAG激光可松解局部虹膜粘连并建立房水引流通道,适用于瞳孔闭锁或继发青光眼者。术后可能有一过性前房出血或炎症反应,需联合抗炎治疗。该操作不能解决广泛性后粘连。
对于致密性全周粘连可选择虹膜成形术,在显微镜下用黏弹剂分离虹膜后表面。术后需预防感染并控制炎症复发,可能并发虹膜萎缩或瞳孔移位。严重者需联合白内障摘除术。
日常需避免强光刺激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眼部清洁。急性期应减少用眼强度,饮食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深色蔬菜。若出现眼痛加剧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复诊,长期随访中建议每3-6个月检查前房角和眼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造成外伤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