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是不是大病

心脏房颤是否属于大病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但部分高危情况可能危及生命。心脏房颤是心房电活动紊乱导致的心律失常,可能诱发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心脏房颤患者若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且心室率控制良好,通常属于低危情况。这类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心悸、乏力等轻微症状,通过抗凝治疗和心率控制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栓风险,日常需避免饮酒、咖啡因等诱发因素,定期监测心电图。部分患者甚至可通过射频消融术根治,术后5年改善率较高。
当心脏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瓣膜病或既往血栓病史时,疾病风险显著升高。持续48小时以上的房颤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脑卒中发生率比常人高5倍。急性发作时心室率超过150次/分钟可能诱发心源性休克,这类患者需立即就医进行电复律。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房颤后,年死亡率可达普通人群的2倍。
建议房颤患者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饮食宜低盐低脂,适量补充镁钾元素有助于稳定心律。出现胸闷气短加重、肢体麻木等预警症状时须即刻就诊,抗凝药物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