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室上性早搏是什么意思呢

心脏室上性早搏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异常心搏,属于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或饮用浓茶咖啡可能诱发室上性早搏。这类早搏多为一过性,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表现为偶发心慌或心跳漏跳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保证睡眠、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后,症状通常可自行缓解。
二尖瓣脱垂、心肌病等心脏结构改变可能导致室上性早搏。这类早搏常伴有胸闷气短症状,心电图可见P波形态异常。需通过心脏超声明确诊断,必要时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干扰心肌电活动。患者可能伴随肌无力、恶心等症状,血生化检查可确诊。纠正电解质紊乱后,早搏多能改善,严重时可短期服用门冬氨酸钾镁片。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增强心肌兴奋性,引发频发室上性早搏。患者通常伴有消瘦、手抖等甲亢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控制甲亢病情后早搏可减少,必要时联用盐酸胺碘酮片。
某些感冒药含伪麻黄碱成分,或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片可能诱发早搏。这类情况在停药后症状消失,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变化。长期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者需警惕中毒性心律失常。
出现室上性早搏应记录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毫克。若早搏频发超过每分钟5次,或伴随晕厥、胸痛等症状,需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孕妇及合并基础心脏病患者应定期心内科随访,未经医嘱不得擅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