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后脱位怎么复位

肩关节后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手术复位等方式治疗。肩关节后脱位通常由外伤、癫痫发作、电击伤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对于单纯性肩关节后脱位,医生常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常用方法包括牵引-反牵引法、Stimson悬吊法等。操作前需确认无合并骨折或神经血管损伤,复位时患者取仰卧位,医生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牵引肱骨并外旋,听到弹响提示复位成功。复位后需用肩关节固定带制动3-4周,期间可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当合并肱骨近端骨折、肩盂骨折或反复脱位时需手术干预。常用术式包括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Latarjet截骨术等,通过锚钉固定撕裂的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或骨块移植增加肩盂接触面积。术后需佩戴外展支具6周,逐步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促进恢复。
直接暴力作用于肩前部或间接暴力使肱骨头向后冲击均可导致后脱位。常见于车祸撞击、运动损伤等场景,可能伴随肩盂后缘骨折、肱骨头压缩性骨折。急性期需立即冰敷并悬吊固定,避免自行活动加重损伤。确诊需通过肩关节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治疗需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癫痫大发作或电击伤时肌肉强直收缩可能引发后脱位。这类患者往往伴有意识障碍,易漏诊。特征表现为肩关节内旋内收位固定、前臂外旋受限,需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鉴别。处理原发病同时,应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复位,必要时行肌腱转位术增强后方稳定性,术后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复位后4-6周开始渐进式康复,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使用滑轮辅助进行前屈、外展练习。中期加入弹力带训练强化肩袖肌群,重点加强冈下肌、小圆肌等外旋肌群。后期通过瑞士球训练、本体感觉训练恢复动态稳定性。全程需避免过早负重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复位后应保持肩关节制动状态,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动作。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可适量食用牛奶、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肢减轻肿胀,定期随访观察是否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若发现复位后仍有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查排除隐匿性骨折或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