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需要治疗吗

新生儿鹅口疮通常需要治疗。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腔内白色乳凝块样斑膜,可能影响进食或导致不适。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口腔黏膜屏障功能较弱,白色念珠菌容易在口腔内过度繁殖形成鹅口疮。轻度鹅口疮可能仅表现为散在白色斑块,无明显疼痛感,但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蔓延至整个口腔黏膜。中度感染时斑膜融合成片,擦拭后可见充血创面,可能伴随烦躁哭闹、拒食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真菌可能通过消化道扩散,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
临床常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通过改变口腔pH值抑制真菌生长。对于顽固性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该药物能与真菌细胞膜结合发挥抗菌作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治疗乳头真菌感染,避免交叉传染。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患儿可能需联合氟康唑口服制剂进行全身性抗真菌治疗。
日常护理需注意奶具消毒,母乳喂养前清洁乳头,避免过度擦拭口腔黏膜。治疗期间观察进食情况及精神状态,若出现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复诊。多数患儿经过规范治疗1-2周可痊愈,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反复发作,需定期随访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