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是怎么导致的

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以及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肠胃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病毒感染是肠胃炎的常见原因,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均可引发胃肠黏膜炎症。患者可能出现水样腹泻、低热等症状。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缓解症状。家长需注意患儿脱水情况,及时补充水分。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污染食物后,可能引发细菌性肠胃炎。典型症状包括黏液脓血便、高热等。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避免进食生冷食物,餐具需高温消毒。
牛奶、海鲜等食物可能诱发过敏性肠胃炎,表现为进食后腹痛、荨麻疹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止过敏原摄入,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配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家长应记录儿童饮食日记以识别过敏原。
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损伤胃肠黏膜导致化学性肠胃炎。症状包括上腹灼痛、黑便等。需停用致病药物,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保护胃黏膜,补充酪酸梭菌活菌散恢复肠道功能。避免空腹服药。
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引起慢性肠胃炎,表现为间歇性腹泻、消瘦等症状。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进行驱虫治疗,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环境。注意饮食卫生,不生饮生食。
肠胃炎患者应选择低脂低纤维饮食,如米汤、馒头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乳制品。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增加苹果泥、蒸南瓜等富含果胶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腹泻期间每次排便后清洗会阴部。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