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瘤临床症状有哪些

纵隔淋巴瘤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发热等。纵隔淋巴瘤是发生在纵隔区域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纵隔淋巴瘤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可能与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有关。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夜间或平卧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普通呼吸道感染,但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且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
纵隔淋巴瘤生长可能压迫心脏或大血管,导致胸闷、心悸等症状。患者常描述为胸部压迫感或沉重感,活动后可能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即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需坐起才能缓解。
肿瘤增大可压迫气管、主支气管或肺部,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早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气促,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喘鸣音,类似哮喘发作的表现。
纵隔淋巴瘤压迫食管时可引起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固体食物时有梗阻感,严重者连流质饮食也难以下咽。患者可能伴有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感,需与食管疾病进行鉴别。
部分纵隔淋巴瘤患者可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热可能伴有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临床上称为B症状,提示疾病可能处于活动期。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胸部CT、纵隔镜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充足营养,适当进行轻度活动,避免感染。定期随访复查对监测病情变化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