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儿童淋巴结肿大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淋巴结体积增大,可能伴有触痛、发热、皮肤发红等症状。常见原因有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血液系统疾病等,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病因。
肿大的淋巴结直径通常超过1厘米,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感染引起的肿大常见于颈部、耳后、颌下等部位,触诊时有弹性感。家长可观察到孩子皮肤表面隆起,部分患儿可能因衣物摩擦产生不适感。细菌感染引起的肿大进展较快,病毒感染则多为渐进性增大。
急性炎症期淋巴结按压时会出现明显疼痛,孩子可能抗拒触摸。化脓性淋巴结炎疼痛较剧烈,可能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结核性淋巴结炎早期疼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因疼痛影响颈部活动或睡眠姿势。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38℃以上的体温升高,EB病毒感染时发热可持续1-2周。发热程度与感染类型相关,细菌感染多为高热,病毒感染常为中等度热。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早期也可表现为低热伴淋巴结肿大。家长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热型。
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发红、皮温增高,化脓性感染后期可见皮肤变薄发亮。猫抓病可引起淋巴结周围皮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伴发全身斑丘疹。特殊情况下如淋巴瘤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家长发现皮肤异常时应避免自行涂抹药膏。
部分患儿伴随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EB病毒感染常见咽痛、眼睑浮肿,川崎病会出现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持续存在的全身症状可能提示血液系统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家长发现孩子淋巴结肿大应记录出现时间、增大速度、伴随症状等信息,避免反复按压刺激。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摄入。急性期建议减少剧烈运动,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肿大持续2周未消退、直径超过2厘米或伴随持续高热、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儿科或血液科进行超声检查、病原学检测等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