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化癌和未分化癌

分化癌和未分化癌是根据癌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程度划分的病理类型,分化癌指癌细胞保留部分正常组织特征,未分化癌指癌细胞高度异型且缺乏正常组织特征。
分化癌的癌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见部分正常细胞结构,如腺泡、鳞状分层等组织学特征。这类肿瘤生长相对缓慢,转移概率较低,常见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高分化鳞癌等。分化程度越高,预后通常越好。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联合放疗或靶向治疗。
未分化癌的癌细胞呈现原始幼稚形态,完全丧失来源组织的结构特征,细胞核大且分裂活跃。这类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且易早期转移,典型代表如小细胞肺癌、未分化甲状腺癌。治疗方案需结合化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性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差。
病理分级通过评估癌细胞分化程度指导临床决策。高分化肿瘤多采用局部治疗,中低分化需加强全身治疗。分级系统有助于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如未分化癌对传统放疗敏感性较低,但可能对新兴免疫治疗反应更佳。
诊断依赖病理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如细胞角蛋白鉴别上皮来源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确认甲状腺癌。未分化癌常需排除淋巴瘤等其他小圆细胞肿瘤。分子检测可进一步明确靶点,如未分化癌中PD-L1表达水平影响免疫治疗方案选择。
分化癌优先考虑根治性手术,如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未分化癌需多学科协作,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方案。靶向药物如乐伐替尼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有效,而未分化型可能需要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迹象,尤其存在家族史或致癌因素暴露者。确诊后应配合医生完成病理复核和分子检测,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过度劳累。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