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股骨颈骨折坐轮椅算负重吗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股骨颈骨折坐轮椅算负重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股骨颈骨折坐轮椅不属于负重活动。股骨颈骨折后需严格避免患肢负重,轮椅使用可分散体重压力至坐骨结节,减少骨折端应力。

股骨颈骨折后骨愈合需要稳定的力学环境,轮椅坐姿时髋关节屈曲约90度,体重通过骨盆传递至轮椅坐垫,股骨头承受压力显著低于站立或拄拐行走状态。临床研究显示轮椅坐位时股骨头负荷约为体重的15%-20%,远低于双足站立时的80%-100%。但需注意转移动作需保持患肢悬空,避免意外触地产生冲击力。

特殊情况下仍需警惕潜在负重风险。若轮椅坐垫过软导致骨盆下沉,或患者存在自主抬臀动作,可能增加骨折端压力。肥胖患者因体重分布改变,坐位时股骨颈压力可能超过30%体重。部分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即使低应力负荷也可能影响愈合。

股骨颈骨折康复期建议选择硬质坐垫轮椅,保持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的体位。转移时使用助行器辅助,确保患肢全程无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通常6-12周后根据愈合进度逐步开始部分负重训练。日常需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代谢的因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转奶消化不良粪便表现

转奶期间消化不良的粪便表现主要有粪便稀溏、奶瓣增多、酸臭味明显、排便次数异常、颜色改变等。转奶时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弱,可能因乳糖不耐受、蛋白质消化不全、肠道菌群失衡等因素导致上述表现。

1、粪便稀溏

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可能伴随少量黏液。这与新配方奶中乳糖或蛋白质成分刺激肠黏膜分泌增多有关。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哭闹不安,必要时可暂时减缓转奶速度,或咨询医生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功能。

2、奶瓣增多

粪便中出现白色颗粒状奶瓣,直径约1-3毫米,多为未完全消化的酪蛋白凝块。常见于从母乳转向含酪蛋白较高的配方奶时,提示消化酶分泌不足。建议少量多次喂养,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消化。

3、酸臭味明显

粪便散发刺鼻酸腐味,可能伴随泡沫。多因乳糖未被充分分解而发酵产气所致,常见于乳糖酶活性不足的婴幼儿。家长可尝试低乳糖过渡配方,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滴剂改善症状。

4、排便次数异常

每日排便超过5次或少于1次均属异常。频发腹泻需警惕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便秘则可能与钙皂形成有关。建议记录排便日记,若持续48小时未缓解,需就医排除轮状病毒感染等病理性因素。

5、颜色改变

粪便呈绿色可能与铁强化配方有关,灰白色需警惕胆道问题。正常转奶过程可能短暂出现黄绿色便,但若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皮肤黄染,应立即检查肝功能。可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维持肠道稳态。

转奶期间建议保持喂养器具清洁,每次转奶比例增幅不超过20%,观察3-5天再调整。若粪便带血丝、持续发热或出现脱水征象,须立即停止转奶并就医。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选择含有核苷酸的配方奶有助于肠道适应。注意记录每日喂养量、粪便性状及婴儿精神状态,为医生评估提供依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