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性近视怎么分辨

真假性近视可通过散瞳验光检查分辨。假性近视是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模糊,真性近视是眼轴变长引起的屈光不正。主要有散瞳验光、视力检查、眼轴测量、角膜曲率检测、调节功能评估等方法。
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干扰后验光,若屈光度消失为假性近视,度数不变则为真性近视。儿童青少年睫状肌调节力强,更需通过该方法鉴别。检查前需停戴隐形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假性近视者矫正视力可恢复正常,真性近视矫正后仍存在残余度数。动态观察视力变化,假性近视经休息后视力可能自行改善。
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眼球前后径长度,真性近视者眼轴超过24毫米且与屈光度呈正相关,假性近视眼轴在正常范围。该检查能客观反映眼球结构改变,对高度近视监测尤为重要。
通过角膜地形图分析角膜屈光状态,排除圆锥角膜等器质性病变。假性近视角膜曲率正常,真性近视可能伴随角膜形态异常。该检查对屈光手术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采用调节灵敏度检测、负相对调节等检查评估睫状肌功能,假性近视常见调节过度或调节痉挛,真性近视多伴调节滞后。视觉训练可改善假性近视的调节功能异常。
建议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控制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40分钟,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避免在昏暗光线下用眼,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定期进行专业视光检查,假性近视及时干预可避免发展为真性近视,真性近视需科学验配眼镜控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