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的处理原则

干槽症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局部清创、镇痛消炎、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干槽症是拔牙后牙槽窝骨面暴露并发生感染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和口腔异味。
使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溶液轻柔冲洗牙槽窝,清除腐败组织和食物残渣。操作需在局麻下由医生完成,避免粗暴搔刮导致二次损伤。清创后放置碘仿纱条可隔绝外界刺激。
疼痛剧烈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可应用丁香油酚棉球贴敷,其挥发成分具有镇痛作用。若伴有明显肿胀,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片减轻炎症反应。
常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克林霉素胶囊。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清创24小时后可改用促进组织修复的医用胶原海绵填塞。建议每日用康复新液含漱,其活性成分能加速黏膜上皮再生。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愈合的不良习惯。
24小时内禁止漱口或吮吸创口,进食温凉软食。使用注射器喂流食可减少食物残渣滞留。术后3天复诊评估愈合情况,必要时更换填塞敷料。
干槽症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但避免过度刺激创面,术后7天内使用软毛牙刷避开手术区刷牙。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以及高蛋白的鱼肉、豆腐等食物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警惕发生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沐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