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是一种什么炎症

蜂窝织炎是一种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性炎症,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边界不清的弥漫性硬结,严重时可伴发热或淋巴结肿大。
蜂窝织炎多因皮肤破损后细菌入侵所致,常见诱因包括外伤、足癣、昆虫叮咬等。细菌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快速扩散,引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性渗出,导致典型红肿热痛症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生。
病变区域呈现鲜红色斑块,触诊有灼热感和明显压痛,边缘呈浸润性扩散而无清晰分界。下肢为好发部位,可能伴随淋巴管炎引起的红线状条纹。全身症状包括38℃以上发热、寒战、乏力等菌血症表现。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疑难病例需行超声检查评估皮下组织水肿程度,脓液培养可明确病原菌。需与丹毒、坏死性筋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轻症可口服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克林霉素磷酸酯片。重症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伴随脓肿形成时需切开引流,配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局部外敷。
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及时处理微小创口。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下肢水肿者穿戴弹力袜。急性期抬高患肢,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炎症吸收。避免抓挠皮损部位,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
蜂窝织炎患者应每日观察皮损变化,若红肿范围扩大或出现波动感应立即复诊。恢复期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注意监测体温,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症状需警惕深部组织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