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心衰吗

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高血压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心室扩大等结构性改变,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高血压持续存在时,心脏需要以更高的压力泵血,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左心室壁增厚,心肌肥厚初期可代偿性维持心功能,但随病程进展,心肌弹性下降,心室舒张功能受损,逐渐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表现。当病变累及右心系统时,可能出现下肢水肿、肝淤血等右心衰竭体征。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展通常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早期血压控制可显著延缓进程。
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因突发血压剧烈波动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例如未规律服药或遭遇强烈精神刺激时,血压骤升可能导致急性左心衰,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心肌缺血,加速心力衰竭进程。存在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时,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效应会进一步放大。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范使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憋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心内科,通过心脏超声、利钠肽检测等评估心功能状态。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或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