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窦性心律不齐的区别

冠心病与窦性心律不齐是两种不同的心脏疾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窦性心律不齐是心脏节律异常但通常为生理性表现。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窦性心律不齐多与自主神经调节异常有关,常见于青少年、运动员或情绪波动时,少数由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副作用引起。
冠心病典型症状为活动后胸痛、胸闷,可放射至左臂或下颌,伴随气短、出汗。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感到心悸或心跳不规律,但无缺血性疼痛。
冠心病诊断依赖心电图运动试验、冠状动脉CTA或造影,可明确血管狭窄程度。窦性心律不齐通过常规心电图即可识别,表现为P波形态正常但RR间期差异超过0.12秒。
冠心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抗缺血药物,严重者需支架植入术。窦性心律不齐若无症状通常无须治疗,症状明显者可短期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调节心律。
冠心病需终身管理以防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定期复查血脂、血糖指标。窦性心律不齐多数预后良好,随年龄增长或诱因消除可自行缓解,极少进展为病理性心律失常。
建议冠心病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吸烟及情绪激动。窦性心律不齐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摄入,若心悸频繁发作需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两类患者均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或晕厥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