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呼吸困难怎么治疗

肺炎引起的呼吸困难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体位调整、呼吸训练、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吸入性损伤、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氧疗适用于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值的肺炎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提供额外氧气,帮助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者需控制氧流量,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时调整给氧浓度。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性肺炎需用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合并支气管痉挛时,可配合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气道痉挛。
采用半卧位或前倾坐位可减轻膈肌压迫,增加肺通气量。对于单侧肺炎患者,健侧卧位有助于改善患侧肺通气。体位调整需结合患者耐受度,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导致压疮。急性期每2小时协助变换体位,促进痰液引流。
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运动幅度,缩唇呼吸能延缓小气道塌陷。训练时用鼻缓慢吸气,缩唇如吹口哨样呼气,呼气时间应为吸气时间的2倍。每日训练3次,每次10分钟,可逐步增加肺活量。训练中出现头晕需立即停止。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无创通气通过面罩提供正压支持,有创通气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通气模式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避免气压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撤机前需逐步降低支持参数,评估自主呼吸能力。
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呛咳。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戒烟并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变化,若出现口唇发绀或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