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咽峡炎发烧几天

小儿急性咽峡炎发热通常持续3-5天,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时机等因素相关。
小儿急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咽痛、口腔疱疹或溃疡。发热初期体温可快速升至39-40摄氏度,多数患儿在发病后24-48小时达到体温峰值。若未合并细菌感染,发热症状通常在3天内逐渐缓解,部分患儿可能持续至第5天。发热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退热药物。同时应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1500毫升,可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减轻咽部刺激。
若发热持续超过5天或出现嗜睡、抽搐、颈部僵硬等症状,需警惕合并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可能。此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心肌酶谱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腰椎穿刺明确诊断。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发热超过3天即建议住院观察。临床治疗除抗病毒药物外,合并细菌感染者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口腔溃疡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咽痛明显者可短期应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止痛。
患儿发热期间家长应保持居室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退热期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棉质衣物,避免受凉。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蛋羹、山药粥等半流质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疾病痊愈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排除心肌损伤。日常需加强手卫生教育,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发热症状时应实施分餐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