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肌酐200多危险吗

肾病综合征患者肌酐达到200μmol/L以上属于肾功能明显受损,提示病情进展风险较高。肌酐升高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脏病进展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尿蛋白、血压等指标综合评估。
肾病综合征患者肌酐200μmol/L时,肾小球滤过率通常已降至30-60ml/min,处于慢性肾脏病3期阶段。此时肾单位大量丢失,剩余肾小球高滤过导致进行性损伤,可能出现水肿加重、电解质紊乱、贫血等症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24小时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需通过肾穿刺明确病理类型,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控制原发病。同时要监测血压、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若肌酐短期内从正常值升至200μmol/L,需警惕急性肾损伤可能。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脱水或药物毒性,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逆性损伤,通过纠正诱因、控制感染、暂停肾毒性药物等措施,部分患者肌酐可回落。但若延误治疗导致肾小管坏死,可能进展为不可逆损伤。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及肾脏超声,每日记录尿量及体重变化。饮食需限制钠盐至3-5g/天,蛋白摄入控制在0.6-0.8g/kg/天,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预防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若出现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或呼吸困难等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