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足需要检查什么

黄体功能不足需要检查血清孕酮水平、超声监测排卵、子宫内膜活检、基础体温测定和激素六项检测等。黄体功能不足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前点滴出血等症状。
血清孕酮水平是诊断黄体功能不足的关键指标,通常在月经周期第21天左右检测。孕酮水平偏低提示黄体分泌功能不足,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检查前需确认排卵日期,避免因检测时间误差导致误判。若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超声监测排卵可直观观察卵泡发育及黄体形成情况。通过连续监测能判断排卵是否正常、黄体体积是否偏小。检查时间需覆盖卵泡期至黄体期,若发现黄体期缩短或黄体血流信号减弱,可能提示功能不足。
子宫内膜活检在月经来潮前1-2天进行,通过病理分析子宫内膜分泌期变化。若子宫内膜发育滞后于月经周期,可能反映黄体分泌孕酮不足。该检查能直接评估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反应性,但属于有创操作。
基础体温测定需每日晨起静息状态下记录,持续整个月经周期。黄体功能不足者可能出现高温相缩短、升温幅度不足或波动大。该方法成本低但易受外界因素干扰,需连续监测3个月周期以提高准确性。
激素六项检测包括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等,可评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黄体功能不足可能伴随促黄体生成素峰值不足或卵泡期激素比例异常。检查需在月经第2-5天进行,必要时需重复检测。
建议检查前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运动或精神紧张影响激素水平。确诊后可通过黄体酮补充治疗改善功能,具体用药需遵医嘱。日常可适当增加坚果、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E和Omega-3的食物,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功能。若计划妊娠,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监测排卵并适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