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臼是指什么从什么脱落

关键词: #关节
关键词: #关节
关节脱臼是指关节的骨端从关节囊或正常解剖位置脱离,通常由外伤、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或疾病因素导致。
外力撞击、跌倒或运动损伤可能导致关节脱臼。常见于肩关节、肘关节和髋关节,表现为关节畸形、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需立即就医进行手法复位,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复位后需用支具固定3-4周。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可能出现习惯性脱臼,表现为下肢不等长、步态异常。需通过超声筛查早期发现,婴幼儿期使用Pavlik吊带矫正,严重者需行Salter骨盆截骨术等手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囊松弛引发脱臼,常伴晨僵和对称性关节肿痛。需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配合关节功能训练。脑瘫患者因肌张力异常易发生髋关节脱臼,需进行肉毒毒素注射和矫形器治疗。
首次脱臼后关节稳定性降低可能发展为习惯性脱臼,多见于肩关节。表现为轻微外力即可诱发脱位,需通过关节镜下行Bankart修复术或Latarjet手术重建关节稳定性,术后需进行6-8周康复训练。
脱臼可能合并关节周围骨折或神经血管损伤,表现为麻木感或肢体远端苍白。需通过X线、CT明确损伤程度,复杂病例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反应。
关节脱臼后应避免自行复位以免加重损伤,固定期间保持邻近关节适度活动预防僵硬。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肌肉力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若出现关节不稳定感应及时复查,先天性关节异常患者需定期随访至骨骼发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