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紫癜性慢性肾炎中药方

紫癜性慢性肾炎可采用中药方辅助治疗,常用方剂有黄芪桂枝五物汤、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血府逐瘀汤等。紫癜性肾炎多因风热伤络、阴虚火旺或脾肾两虚导致,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药物。
黄芪桂枝五物汤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紫癜性肾炎,可改善蛋白尿和下肢浮肿。方中黄芪补气固表,桂枝温经通阳,配伍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该方对免疫调节有一定作用,但湿热内蕴者慎用。服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尿常规变化。
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亏虚型患者,常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山药健脾,泽泻利湿,牡丹皮清虚热,茯苓渗湿健脾。对激素依赖性肾炎患者可减少激素用量,但便溏者需配伍健脾药物。
知柏地黄丸适用于阴虚火旺证,表现为血尿伴口干咽痛。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增强清热功效。该方可降低尿红细胞计数,但长期服用需注意脾胃功能。与免疫抑制剂联用时需监测肝肾功能。
金匮肾气丸针对脾肾阳虚型,症见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附子、肉桂助阳化气,配伍地黄、山茱萸阴阳双补。对激素抵抗型肾炎可能改善肾功能,但高血压患者需调整附子用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血府逐瘀汤适合瘀血阻络型,常见皮肤紫癜色暗、舌质瘀斑。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理气止痛。现代研究显示可改善肾小球微循环,但血小板减少者慎用。需与抗凝药物联用时注意出血风险。
紫癜性肾炎患者使用中药需持续3-6个月,服药期间每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饮食宜低盐优质蛋白,避免海鲜、羊肉等发物。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血尿。出现水肿加重或血肌酐升高需及时调整方剂。中药治疗应作为综合管理的一部分,配合西医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