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动脉重度狭窄可以用药物治疗吗

颈部动脉重度狭窄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辅助控制危险因素或术后管理。
颈部动脉重度狭窄指血管内径减少超过70%,此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易引发脑缺血事件。药物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延缓斑块进展和预防血栓形成,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能稳定斑块并降低血脂。对于重度狭窄患者,单纯药物无法解除机械性梗阻,需联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以恢复血流。药物在围手术期可减少斑块脱落风险,术后需长期服用防止再狭窄。
极少数无法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可能被迫选择强化药物治疗,但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这类方案通常包含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联合高强度他汀,同时严格控制至目标值以下。即便如此,每年脑卒中发生率仍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仅作为不得已的替代选择。
建议颈部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及时就诊血管外科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遵医嘱规范服用抗凝、降脂药物。日常需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缺血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