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化脓性肉芽肿

皮肤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4次浏览

关键词: #肉芽肿 #肉芽

化脓性肉芽肿是一种由毛细血管增生形成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常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丘疹或结节,易出血,多因外伤或感染诱发。

1、病因与诱因

化脓性肉芽肿可能与皮肤轻微损伤、慢性刺激或局部感染有关。妊娠期激素变化也可能诱发。常见于手指、面部等暴露部位,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发病机制为真皮层毛细血管异常增生,形成富含血管的肉芽组织。

2、典型表现

初期为红色小丘疹,快速增大成直径数毫米至2厘米的圆顶状结节,表面光滑或糜烂,质地柔软,轻微触碰易出血。部分病例伴随疼痛或继发感染,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病变通常单发,偶见多发病例。

3、诊断方法

通过皮肤镜可见特征性红色小叶状结构。病理检查可确诊,表现为真皮内分叶状毛细血管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需与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鉴别。对于快速增长的病变或反复出血者建议尽早就医。

4、治疗措施

电灼、激光或冷冻治疗可有效去除病灶。较大病变需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局部外用硝酸银或咪喹莫特乳膏对部分病例有效。治疗后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复发率约15%,多因治疗不彻底导致。

5、注意事项

避免搔抓或摩擦病变部位,防止出血和感染。妊娠相关病例可能产后自行消退。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若病变突然增大、颜色改变或出现卫星灶,需警惕恶变可能,应及时复诊。

日常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外伤,接触刺激性物质时做好防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洗澡时避免用力搓揉。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均衡饮食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摄入。出现异常出血、化脓或疼痛加剧等情况需就医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