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直肠炎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

关键词: #乙状结肠
关键词: #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炎和直肠炎可能引发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肠梗阻等并发症。乙状结肠炎和直肠炎主要有溃疡性结肠炎、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克罗恩病等类型,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黏膜层。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增加结肠癌变风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感染性肠炎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志贺菌、沙门菌、阿米巴原虫等。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婴幼儿及老年人可能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等危重并发症。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甲硝唑片等药物,同时注意补液。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导致的肠道缺血性病变,多见于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腹痛、血便,可能伴随恶心呕吐。严重缺血可导致肠壁坏死、穿孔,需紧急手术治疗。轻度病例可遵医嘱使用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注射液,同时控制基础疾病。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或腹部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在放疗结束后数月内出现。患者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直肠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形成肠瘘或肠梗阻。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肠黏膜,配合蒙脱石散缓解腹泻症状。日常需保持低渣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克罗恩病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乙状结肠和直肠常受累。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能伴有肛周病变如肛瘘、肛周脓肿。长期活动性炎症可能导致肠腔狭窄、穿透性病变等并发症。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美沙拉嗪栓剂、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乙状结肠炎和直肠炎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食物,选择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的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期需充分休息,慢性期可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肠镜评估病情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