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查出慢性胰腺炎

消化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16次浏览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可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胰腺功能检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组织活检等方式诊断。慢性胰腺炎通常由长期酗酒、胆道疾病、遗传因素、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基础手段,通过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辅助判断胰腺炎症状态。急性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可能升高,但慢性期可能正常或偏低。同时需检测血糖肝功能等指标评估并发症。血液检查无法单独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胰腺形态变化,但易受肠道气体干扰。CT能清晰显示胰腺钙化、胰管扩张等特征性改变,是重要诊断依据。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能无创评估胰管结构,对早期病变敏感度较高。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腺萎缩、假性囊肿等并发症。

3、胰腺功能检测

粪便弹性蛋白酶检测能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数值降低提示消化酶分泌不足。促胰液素刺激试验通过导管收集胰液分析成分,是评估外分泌功能的金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筛查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约半数患者会出现糖耐量异常。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可直接观察胰管狭窄、扩张等结构异常,同时能进行组织刷检或活检。该检查对胰管结石诊断价值高,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诱发胰腺炎急性发作。目前多被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替代,仅在需要治疗性干预时采用。

5、组织活检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能获取胰腺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纤维化、炎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该检查对不典型病例的确诊至关重要,但存在出血、胰瘘等风险。组织活检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确诊慢性胰腺炎后需严格戒酒,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减轻胰腺负担。建议每日补充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功能,定期监测血糖及营养状况。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出现糖尿病等并发症需针对性治疗。建议每3-6个月复查腹部影像学及胰腺功能,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