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没盖被子着凉补救方法

宝宝没盖被子着凉可通过及时保暖、补充水分、调整饮食、物理退热、就医检查等方式补救。着凉可能由环境温度过低、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等症状。
家长需立即给宝宝增添衣物或包裹薄毯,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避免直接吹风或接触冷空气,可关闭门窗并使用空调调节温度。注意观察宝宝手脚温度,若持续冰凉可适当用温水袋热敷脚底,但温度不宜超过40摄氏度。
着凉后宝宝易出现脱水,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或母乳。6个月以上婴儿可饮用苹果煮水或梨水,每日总量不超过100毫升。若伴随腹泻可口服补液盐散,但须按说明书稀释后服用。禁止强行灌水以免呛咳。
暂停生冷食物,6月龄以上宝宝可进食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若出现呕吐需暂时禁食2-4小时,之后从米汤开始逐步恢复进食。1岁以上幼儿可适量饮用姜糖水驱寒。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家长需用温水擦拭宝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擦拭或冰敷。可配合使用退热贴,但需避开眼周及口鼻部位。若发热持续4小时未退或超过39摄氏度,应立即就医。
出现呼吸急促、嗜睡、拒食等症状时,可能继发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需及时儿科就诊。医生可能开具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感冒症状,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控制细菌感染。若确诊流感需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家长应保持宝宝睡眠环境温度恒定,夜间可使用睡袋防止踢被。日常适当进行日光浴增强抵抗力,但避免人群密集场所。着凉后3天内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耳痛、皮疹等异常表现须复诊。恢复期可炖煮百合银耳羹润肺,但1岁以下婴儿不宜添加冰糖。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及次数,发现尿量减少或便血需急诊处理。